7
Nov
「字裡的溫度」 -訪澳門字體設計師鄧寶誼 受訪於《瘋刊》雜誌 #40
“Temperature of Type” - Interviewed by Fantasia mag (Macao) #40
《字裡的溫度》 —— 訪澳門字體設計師鄧寶誼
未可視設計創意總監 : 鄧寶誼(Benny Tang)
全文 | Interview :
2019年11月 | 第四十期
文字,在日常生活裡擔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,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在一筆一畫之中傳遞;歷史的學習與記憶,在象形中得以紀錄、傳承。我們會留意路上招牌的顏色,卻未曾留意招牌上的橫豎撇捺;我們會留意路牌為我們指引的方向,卻未曾留意路牌上的字型是否足以清晰表達指示
——字裡,有著被人遺忘了的溫度。
從生活的感知出發,感受字體設計的溫度
澳門的字體設計,由鄧寶誼(Benny Tang)帶領著「未可視設計有限公司(MUSE-UM)」團隊設計的一套「鳥姿書」,在獲得台灣「金點設計獎」以及「美國圖形設計2018 字體設計年度-金獎」凱旋而得以被公眾看見。
「從生活的感知出發」,是「未可視設計有限公司(MUSE-UM)」FACEBOOK簡介的第一句說話,也是他們開始涉足字體設計的原點。「鳥姿書」早於2013年「藝術著陸雀仔園」的社區活動中誕生,初衷是創造「和社區居民溝通的視覺傳達」:「因為考慮到『雀仔園』是傳統社區,在訊息傳達上希望可以和居民有更直接的溝通。如果字體在設計上可以賦予視覺上的關聯,文字本身就是一樣很直接的溝通工具。」就是這直接又日常的初衷,令Benny 及他的團隊選擇了用「文字」表達藝術。
而這套栩栩如生的「鳥姿書」,既是獨具「雀仔園」情懷的故事的演譯,也是「從生活的感知出發」的詮釋:「我們的工作室在『雀仔園』,對這個社區有著自己觀察得來的情感。從工作室向外望是一棟棟唐樓的花籠,就好比是一個個鳥籠,人在裡面居住就如一隻隻「雀仔」(小鳥),而他們所說的每一個字,就是每一個文字的發音⋯⋯然後我們將這些聲音和文字本來的視覺扣連,發展成為『鳥姿書』,讓每一個不同的字都有著不同、猶如小鳥拍翼般的動態。」
從零起步,大家在「字裡行間」之中摸索:「我們從一些基礎筆畫開始嘗試,譬如一點、一豎、一橫,如何做才表達到聲音放射的效果,如何呈現小鳥拍翼、甚至是羽毛的一些關聯。」Benny 繼續談論著第一次和團隊「造字」的過程:「從這些文字筆畫DNA 構建開始,再慢慢發展成為一個個獨立的字。」當然,字體設計的創作,不能只看一筆一畫,需要用已成形的字進行測試,試驗整個「字」的觀感,譬如是一些字的轉彎位置如何,每一姿態形狀,文字從歷史中得到了延續,歷史又在文字中達到了傳承。
Benny和他的團隊決心踏出舒適圈,他們涉足以往,甚至澳門也難有前車之鑑的字體設計,在此之初當然躲不過「萬事起頭難」,而這個「難」在於科技層面:「假如我只是把這批文字當作視覺素材,那它只有(現有的)圖形(形態)便可以了,但是我們造字,甚至需要給予我們的客戶使用,就多了技術上的層面(的顧慮了)。」Benny 回憶著:「在著手開始的時候,基本上我們沒有這方面的經驗,澳門那時既沒有字體設計產業,網上資料也極少,而我們這些設計師又不熟悉IT,只能靠自己摸索、學習。」
文字作為訊息傳達的載體,除了有藝術包裝的外表,「可讀性」的本質也不容忽視:「『鳥姿書』是既可排內文,當獨立放大時,視覺張力也很強的一種字型。」Benny一邊展示著「鳥姿書」的筆畫形態一邊解說道。「從生活的感知出發」,最後「還於生活」,就這樣,「鳥姿書」由最初二百多字,到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萬多字,並且還能供予客戶繼續使用,達到了字型設計最美好的端點。
為澳門,存下一分溫暖
「一手好字,一個時代」—— 在街頭的每一個手寫字,都有著它獨有的溫度;每一個手寫字,都有著它承載的故事。喜歡在日常「行街」之中感知文字的Benny,在這裡,尋得「行楷」的溫度。
《澳門榮耀 Pride of Macao》計劃是Benny 和澳門字體匠人林榮耀師傅的合作計劃,於2018年開展。林榮耀是澳門手寫招牌老師傅,街道上琳瑯滿目的招牌,不少手寫字便出自他手,接近七百多個。今年是他與他的字在澳門的第四十個年頭,兩位為「字」鍾情的人,一拍即合。
「林師傅的字有著他獨特的個人風格,為了經營他自己的招牌字事業,他是自己練了一套招牌字,沒有參照任何的字帖。」Benny 說著,從袋中取出一捆彩色的亞加力字,徐徐道出林師傅招牌字的獨特之處:「譬如這個『三』字,如果是實物,它是會散開的,因為林師傅寫的是招牌字,所以他的每一個漢字,筆畫都是相連的,目的就是(在安裝的時候)不怕移位。這是他對自己四十年來的要求。」
除了林師傅的手寫招牌字有著其獨特的味道,Benny 說,這個計劃的促成也是因為林師傅的字很適合做字庫:「在招牌字(層面)上,每一個字都很獨立,意思是,無論招牌上面的字是甚麼,拆開每一個(獨立的)字都是很莊重的。」他舉例到,譬如有些招牌,他是以一個書法作品整體展示,有些字大,有些字細,所以裡面的字不可以互相調轉以免破壞平衡的美感,「但林師傅的字卻可以調轉。」
要把一個個手寫字數位化建立字庫,變成我們可以用「打字」的形式出現,中間整理、編碼的工程可謂相當繁複:「我們最初曾經嘗試一些字的筆畫和部件重複使用,如『鳥姿書』一樣,做一些拼合修正的動作。但林師傅的字,我們發現這樣的做法並不可行。因為他每一個字的連筆都有些不同,所以我們希望林師傅仍健在時,可以做到每一個字都忠於原作。」儘管是發展出來的每一字,每一畫,Benny 都堅持詢問林師傅的意見,希望保存林師傅招牌字裡的溫度。
近年,港澳等地區對招牌字的保育活動盛行,Benny坦言,《澳門榮耀 Pride of Macao》這個項目特別之處,是林師傅仍健在並參與其中:「由他親口解說每一個字的故事,而不是後人回憶解說。」若然大家將這個計劃談為「保育」,究竟「保育」的意義是甚麼:「其實我們保育的時候會想怎樣發展(這件事)。所謂『保育』,是我希望林師傅的字,他的招牌行業,和澳門整個行業光景去做保育,而『數位化』的智能只不過是其中一個環節。」一筆、一劃,Benny要為澳門存下的,除了是手寫字裡的溫度,更是整個澳門變遷的故事。
字裡有它的美態,字裡有它的故事,字裡有它的溫度。這份「文化『字』覺」,希望在生活之中,在愈加智慧化的城市裡,由此刻開始生根發芽。
文/Wing Wu
*以上內容轉載于2019年 第40期 瘋刊